5,5'-亚甲基二水杨酸
|
4-氮杂吲唑
|
3,4-二氢-2(1H)-喹啉酮
|
3-正-丙基苯酚
|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审议中指出:当前医药卫生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医疗资源配置失衡造成"看病难"和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缺失造成"看病贵"。
要保障新医改的深入、持续、稳步向前推进,必须使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建立起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并通过"强基层"改变医药资源配置失衡的格局。
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条件、技术实力相对较弱,从而使得医疗服务市场呈现"基层医院无人问津,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城乡居民难以有效享受方便、实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面临"看病难",也面临"看病贵"的问题。
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全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强基层、保基本"为宗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其转变服务重心,提高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管理居民健康的技术实力。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使基本医疗逐步回归公益,让城乡居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零差率销售后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了30%左右,这将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利益分配格局。
在此基础上,必须通过政府的投入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关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到现在,政府财政投入在全部医药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5%~18%左右,占GDP的比例不到1%(发达国家对公共医疗的财政投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则接近8%)。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药养医"几乎成为必然,以农村乡镇卫生院为例,药品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渠道的利益补偿机制,推进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保障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财政补助,实现以政(府)养医,避免基层医疗机构收入"断档"。
要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稳定、持续地推进,就必须改变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避免利益格局由"以药养医"演变为"以设备养医"、"以服务养医"。